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中国科技 > 滚动新闻 > 正文
“罗塞塔”入轨难 “菲莱”着陆更难
时间:2014-08-15 15:29:03    来源:    科技首页    

  “罗塞塔”入轨难 “菲莱”着陆更难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  科技日报讯 (记者陈瑜)经过10年,超过60亿公里,欧洲空间局的“罗塞塔”号彗星探测器与它的目标——“丘留莫夫-格拉西缅科”彗星交会。航天专家、《国际太空》 杂志执行主编庞之浩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,进入目标彗星轨道是一大关卡,最难的还是接下来“罗塞塔”号轨道器上携带的“菲莱”号小型着陆器在彗星 表面的着陆。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  “丘留莫夫-格拉西缅科彗星并不是此次太空之旅的最初目标。”庞之浩说,目标之所以更改,是火箭发射时间推迟,错过了与之前设计彗星交会的窗口。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  距离地球那么远,质量又小,而且携带了几十种仪器,飞行十年。复杂而精巧的迂回借力飞行路线被庞之浩认为是“罗塞塔”号设计的精妙之处:探测器在离开 地球之后开始围绕太阳“绕圈”,先后3次返回地球附近,一次飞过火星附近,借助这两颗星球的引力场进行加速,由于远离太阳难以给太阳能板充电,设计了长达 31个月的“深度睡眠”,直到今年1月才被唤醒。从外观来看,相比起形体不大的空间探测器,其上的太阳能电池翼显得比较大,“这是因为‘罗塞塔’号彗星探 测器进入彗星轨道时距离太阳很远,获得的太阳能量较小,又没有使用核能,所以它装了一对14米长的太阳能电池翼,并能够在极低温的状态下吸收微弱的太阳 能。”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  “目前对彗星的探测已经很多。” 庞之浩说,在1985年前后出现的第一次彗星探测热潮中,共发射了5个哈雷彗星探测器,其中包括欧洲空间局的“乔托”探测器,它对研究哈雷彗星彗核起了重 要作用。21世纪后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,彗星迎来第二次探测热潮。比较典型的是美国的“星尘”号彗星探测器,2004年它穿越一颗名为“维尔特2号”的彗 星,用气溶胶收集器收集了一些固体颗粒物,以便研究太阳系的起源。2005年发射的美国“深度撞击”于2005年7月4日首次撞击了坦佩尔-1彗星,这是 人类第1个实际接触并探索彗星的空间活动,用于造成彗星内部物质溢出。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  与此前飞掠式观察不同,“罗塞塔”号彗星探测器上还携带有一颗重约100公斤的小型着陆器——“菲莱”。按照计划,今年11月份,它将会与母船分离,创下一项纪录——人类历史上首次着陆一颗彗星的表面。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  “在彗星表面着陆很难,因为彗核质量很小,必须在恰当的高度恰当的方向用恰当的制动量,才能被彗核捕获到。”庞之浩说,“这是由于着陆器质量小,彗核 的引力也很小,当着陆器在彗星表面着陆时要防止被弹出去。科学家们将使‘菲莱’号减速后缓慢自然降落,速度是1米/秒。即使是这样,仍旧会像人在行走时撞 上墙一样,所以着陆器有3条‘腿’,在与彗核接触瞬间3条腿可以吸收掉大部分撞击能量,起到缓冲作用。一旦同彗核接触,立即伸出一个类似‘鱼叉’的叉钩, 将自己固定在彗核表面。这就像停靠港口的航船抛锚一样把‘菲莱’号锚在彗星表面上,防止飘走”。PUi中国出版传媒网_中国国家文化产业综合性门户网站

分享到:
相关阅读:
    无相关信息
[!--temp.pl--]
如果你对科技频道有任何意见或建议,请到论坛交流平台反馈。
企业服务
推广信息
点击排行